Maja自11歲起便食素,她特別帶我到區內素食店Rootz用餐
這店長期供應漢堡、蛋糕和currywurst等小食,冬天有熱湯
蛋糕每天不同款式,但都是全素的,不用牛奶不加雞蛋
咖啡店有豆奶或杏奶選擇是常識
這是公平貿易的京都抹茶Latte,也是素。
Rootz的代表作Rootz Fries,輕輕炸過的蕃薯、蘿蔔
是歐洲流行的茶點小吃。
Maja推介,素食版咖喱香腸(currywurst)
無論肉質還是味道都不遜於原來版本。
Veganz有份推出全素食品
例如這款以米漿取代牛奶的朱古力,還加入米通增加口感。
德國人嗜腸如命,當然也有不少用豆類做的素腸作替代品。
奇亞籽是歐洲大熱的養生食品,連同藍莓,牛油果等被視為超級食物
就連普通的雪糕店也有全素選擇,用豆奶取代牛奶。
Charlie咖啡店的老闆Andre亦是素食支持者
大力推介區內startup推出的全素能量食物ㄝ專為運動量大的人而設
Veganz的環保意識非常之強,店內採用再造紙代替膠袋
Veganz售賣的護膚和潔膚用品全部不經動物測試合乎人道原則
【旅遊籽:遊俠仗義】
柏林有很多代名詞,鐵幕圍城、創意之都、彩虹城市,2015年又被美國飲食雜誌《Saveur》封為全球素食之都。這個稱號讓不少人摸不着頭腦,柏林最多令人想起香腸,和素食向來扯不上關係,卻料不到這個城市的自由和多元基因,成了素食主義的最佳催化劑,令一向善於創作多過下廚的城市,帶領世界走在飲食潮流的最前線。
去年9月,柏林被美國飲食雜誌《Saveur》評為全球素食之都,評審認為柏林是首個讓素食主義和傳統肉食文化並駕齊驅的西方城市,網上更有人形容柏林是「德國這片無肉不歡的沙漠中一股素食清泉」。德國一向奉香腸和豬手為人間美食,但根據德國素食聯盟(VEBU)的調查,全國有十分一人奉行素食(Vegetarian),約百分之一的人堅持更嚴謹的全素(Vegan)。雖然官方沒有柏林素食者的統計數字,但從素食店的多寡可知一二,法蘭克福、慕尼黑、漢堡各地的素食店數量介乎在10至30之間,單是柏林便有超過130家素食店,而素食友善(Veg-friendly)的食肆多達250間,素食的風行程度由此可見。
為了女友 開發全球最大超市網絡
素食主義能順利在柏林遍地開花,Jan Bredack是其中一個重要推手。五年前,他在柏林開設首間素食超市Veganz,初時只是士多規模,如今發展至10間分店,遍佈德國、奧地利和捷克等地,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素食超市,下一步將進軍英美。約了Jan訪問,才知這番事業竟然由愛情故事開始。他為一個女孩轉而茹素,很快便發現知易行難,全素食品在市場上少之有少,除了肉類,奶類製品如牛奶、芝士嚴格來算都屬葷食,部份食品製作過程亦涉及動物製品,例如部份紅酒和蘋果汁會用魚肚過濾沉澱物,均違反全素的原則。如是者,Jan便索性開設超市,出售從世界各地辛苦尋找所得,後來更推出自家產品,擴大素食品市場。
「全素主義(Veganism)不只是一種飲食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他說Veganz的出現,並非游說別人轉投素食行列,而是希望提供更多選擇的自由。出奇的是,至今有一半客人並非素食者,他們大多出於好奇心或健康原因嘗試素食產品。其實Veganz不只照顧素食人士的需要,他們採購的食品都以天然、健康、輕加工為主,並在貨架上清晰加上「無麩質(gluten-free)、「無酵母(yeast-free)」、「無精製糖(no refined sugar)」等標籤,既滿足健康人士需求,又照顧到近年在歐美急劇增長的食物過敏症患者。
要認識柏林的素食風景,我參加了一個素食導賞團。一年前,Maja Olszewska創辦了Vegan Tours Berlin,帶人四出覓食。11歲那年,看了一部屠宰動物的紀錄片,她毅然開始茹素,如今在研究院修讀生物,對食物營養甚有研究,六年前轉為全素。我提出一直在心裏的疑問:「德國人好像比任何人都無肉不歡,為甚麼素食在柏林能夠蔚然成風?」她似乎早已料到這個問題,「其實在工業革命出現之前,歐洲人的三餐都是吃薯仔、蘿蔔等植物,肉類是這一二百年才進入我們的日常飲食。」她說祖母那一輩好不容易才吃到肉,所以她們視肉類為真正的食物。
素食指南針
想尋找柏林的素食店,除了參加素食導賞團,可以善用網上資源。Happy Cow是全球素食者的openrice,每個城市都有食店清單,基本資料以外,還有食評和分數。Berlin Vegan Guide是手機版的全素指南,列有170間餐廳、咖啡店和小食店,會詳列店內食物種類,咖啡會用甚麼替代牛奶,可惜英文版較簡陋。
網址:http://www.happycow.net
手機程式:http://www.berlin-vegan.org/app/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travel/art/20160302/1951190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