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86
 
 
 
 

 

工商時報【本報訊】

 

關於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基因改造食品被「發明」以來爭議不休的問題。大部分的基因改造作物都帶有兩個最基本改造基因:一種是蘇力菌(BT),這是種來自細菌,能產生殺害蟲的毒素,對動植物本身有無影響仍具爭議。另一種則是抗除草劑基因,來自會引發人類急性腸胃炎的沙門氏菌。


掌握市面上90%基改作物專利的美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
孟山都,現在更在實驗室進行分子工程,把蔬菜幼苗的基因和農藥、除草劑拼接在一起,以便提高作物對抗蟲害的能力。


而一些變節投靠孟山都,以及從事基因改造研究企業的農民,則同意簽約只使用這些有致命危險的殺蟲劑和基改種子,但從此便陷入恐怖的農業噩夢。因為殺蟲劑和除草劑使由企業主導的農民賺更多錢,至少以前是如此,可是甲蟲、蠕蟲、毛毛蟲及所有種類的野草都對年年春等除草劑,以及帶有蘇力菌基因的玉米具有免疫力,因此作物必須噴灑愈來愈多的殺蟲劑和除草劑,並且購買DNA也含有同樣殺蟲劑和除草劑配方的種子,所以你的身體現在也可以分泌那種殺蟲劑了。


大部分美國人每天食用的產品都含有某種基改大豆、玉米、芥花(油菜籽)油,或棉籽油,連大部分流感針劑和疫苗也含有基改生物。研究顯示,攝取普遍使用除草劑年年春會導致細胞突變,促使惡性腫瘤及其他癌症發展。換句話說,作物打從冒出地面開始,基因便已經含有有毒的化學物。基於這個原因,全球大部分國家禁止從美國進口經過基改的主要蔬菜、奶製品、肉類產品。可以預期的是,經常吃基改食品的人不出二、三十年癌細胞便會進入人體展開大屠殺。


大部分已開發國家並不認為基改作物安全無虞。包括澳洲、日本、以及歐盟所有國家在內,全球有六十多國大幅限制或完全禁止以基因工程「突變」的食品生產銷售、及(或)進口。


你吃的是食物,還是飼料?


台灣每年自產的黃豆不到1%,絕大部分都靠進口,美國占最大宗。


在國外,黃豆製品會細分為「食品級」和「飼料級」,食品級黃豆給人食用,飼料級則是做為動物飼料。但進口至台灣的基因改造黃豆幾乎都是飼料級。在歐美各地,飼料級黃豆不是給人吃,而是做成飼料或榨油;榨油剩下的黃豆渣,則再拿去當飼料,餵食牲畜。


台灣主要的黃豆食用族群是素食者和學校吃營養午餐的學生,前者是因價位便宜才會受供應營養午餐業者採用;後者則是因為黃豆是素食者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摘自本書第六章)

(以上美圖 來自網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