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林貞岑 | 天下雜誌(康健) – 2014年10

 
 

寶島悶熱濕氣重,夏季長達四個月,傳統農民曆的節氣劃分不再適用。要預防過敏及慢性病發作,跟著在地的天氣養生就對了。

 

春天∣3月〜5月
養肝顧脾胃,增強抵抗力

 

 氣候多變,氣溫遽降的機會高,陽光普照的溫暖之後,經常突然變回冷冽寒冬,一日溫差攝氏10多度很平常。這種由熱到冷的強烈氣象,很容易讓身體失衡。

資深的日本氣象專家村山貢司解釋,身體中心部位平常會產生熱能,並把熱排出體外,一旦氣溫遽降,身體表面感覺到外面的冷空氣,反過來使得皮膚或毛細孔收縮,避免熱的釋出,兩相衝突下,生理功能就會紊亂失衡。

這種氣溫或氣壓降低的狀況,中醫稱為「風邪」,風邪是搗亂份子的頭頭,會引領其他邪氣如寒、濕等入侵體內,引發眼睛癢、感冒、關節炎等問題。另外,風邪也增加了細菌病毒傳播,「上呼吸道感染的人變多,」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中醫師張順昌說,每到春暖花開,一堆伴隨喉嚨痛、咳嗽的感冒,就很常見。

濕氣重是台灣春天特有的現象。根據氣象局統計,春天降雨的日子特別多,幾乎三天有兩天在下雨,全台各地都壟罩在濕答答的連綿細雨中。

中醫認為,濕氣過重會阻礙脾胃功能運作,消化吸收功能變差,經常感覺疲倦、沒力氣,頭和腰部重重的。

健康警報
●疼痛 風濕病與關節痛整年都會發生,但根據日本研究,春天2~4月份發生的機率多,尤其氣溫氣壓降低,也就是變天或下雨,疼痛會加劇。
●過敏 天氣潮濕會增加空氣中過敏原的濃度,不僅呼吸不順、眼睛酸澀,夜晚也難以入眠。
●呼吸道感染 忽冷忽熱的天氣是造成感冒主因,在台灣,初春三月到四月初,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中醫也提到,風邪會增加傳染病發生的機率,老人與小孩要特別小心。
●腸胃功能 中醫認為,濕氣會影響脾胃運作功能,水氣過多聚積體內會造成疲累、腫脹及消化不良、腹瀉及皮膚問題。

健康對策
●注意保暖 溫差大,慢性病人、老人及小孩要注意保暖,多帶件背心或外套,以防氣候隨時變臉。有風濕病及關節炎的人更要注意保暖,以免疼痛加劇。
圍巾、帽子準備好。頭部暖了,不會被冷空氣侵襲造成血管收縮引起頭痛;圍巾則能保護呼吸道,避免咳嗽、感冒和過敏,張順昌說。
●多洗手、戴口罩 春天風多,病毒感染率大增,不但平時要多洗手,還要戴口罩防護,因為鼻子是預防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使用除濕機 盡量保持室內通風。使用除濕機將相對濕度控制在50%以下,能減少空氣中塵蟎的濃度,預防過敏發生。
●吃點健脾食物 四神湯是好選擇。茯苓、蓮子、山藥、芡實健脾顧胃、幫助消化,是中醫師們十分推薦的護胃方。盛產於4~6月的嫩薑含薑烯、薑醇,能行氣瀝水,中醫師連建廷建議,梅雨季節及體質偏濕的人,不妨可多吃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春風 的頭像
    春風

    春風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