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驚!每12分半 就有1人死於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10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代謝症候群衍生之相關疾病就佔據5項,總計每十萬人口死亡率高達219.2人,依此估計台灣民眾每12.5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代謝症候群所衍生的慢性疾病,超過惡性腫瘤死亡率,況且部分惡性腫瘤之發生亦與體型肥胖有關。


對症下藥 營養、運動都重要


面對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醫師建議應積極控管飲食及運動,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教授研究發現,更有效率的方式其實是對症下藥,高血脂患者加強營養管控,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指數改善,效果會較為顯著,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則注重運動,血壓及血糖指數改善情況較佳。


該研究將高血脂患者分為運動組和營養組進行健康管控,發現,腰圍同樣瘦2公分,營養組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指數下降情況大於運動組;而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的運動組,血壓及血糖改善情況均優於營養組。


頸動脈斑塊與代謝症候群有相關


為避免成為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應保持經常性運動習慣,高雄醫學大學楊俊毓教授指出,健走能有效改善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經研究證實,社區民眾進行5個月的體適能有氧健走運動後,體重、身體質量(BMI)指數、腰圍及動脈硬化指數均有下降趨勢。


代謝症候群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除了量血壓、血液檢查之外,馬偕醫學院王豊裕教授建議民眾,還可以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確認自己是不是有頸動脈斑塊。


他表示,頸動脈斑塊與代謝症候群具有正相關,頸動脈斑塊愈多、頸動脈狹窄程度愈嚴重,或斑塊指數愈高者,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3倍至2.2倍不等;此外,頸動脈斑塊盛行率會隨年齡成長而增加,且男性比例略高於女性。運動習慣以及吸菸及飲酒習嗜好,也是影響頸動脈斑塊盛行率的因素,驗證不良生活習慣也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


北醫團隊免費諮詢 為健康把關


除此之外,台北醫學大學邱弘毅教授也開發「網健康APP」,搭載生理、飲食及運動紀錄等功能,且有北醫專業醫療團隊線上免費諮詢,透過網健康APP就能獲得即時且完整的衛教資訊,還能參考定期提供的衛教影片,健康自主把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春風 的頭像
    春風

    春風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