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蔡依珍╱桃園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11月13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蔡依珍╱桃園報導】
天氣漸漸轉涼,民眾開始冬令進補,有些甚至感覺「風濕痛」而自己去買中藥,衛生局12日邀請中藥師提醒民眾,坊間常見川烏、白附子等「痠痛藥方」都屬毒劇中藥材,未經炮製不但沒助益還會害命,建議要經專業醫師診斷開藥方,藥材也要注意保存在密封罐或夾鏈袋,避免潮濕發霉。
衛生局稽查檢驗代理科長甘敏郎說,藥事法新制8月上路,中藥材除需標示品名、重量、廠商名稱及地址、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批號、類別、產地和保存方法,更要在類別標示「一般」或「毒劇」,尤其毒劇中藥材還須標示警語和炮製方式,否則可開罰3至15萬元罰鍰。
桃園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主委黃清溪昨受邀解釋,根據台灣中藥典規定毒劇中藥材包括砒霜、雄黃等21種中藥材,必須經過薑、蜂蜜或酒炒、燙、煨等方法炮製後才能使用,且用量也是學問,但仍有許多民眾在網上或友人口中取得的「偏方」,含有這21種毒劇中藥材,上門找中藥師抓藥的情況屢見不鮮。
黃清溪說,像是川烏等含有生物鹼,有心臟疾病或服用過量,都可能會產生心悸、昏厥甚至致命,卻常見民眾來「抓藥」想治痠痛,他強調因體質和病因不同,同樣一帖藥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一樣的療效,呼籲民眾服用中藥要經過中醫師問診、且認明中藥處方箋,切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