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小編的話:
夏、秋兩季是颱風襲台最頻繁的時節,氣象局預估,今年會有2到4個颱風侵襲台灣。每當颱風來襲,民眾在注意颱風動向之餘,有些氣象名詞是否讓人聽得「霧煞煞」?以下為你整理颱風季不可不知的5個名詞,讓你了解颱風到底在搞什麼鬼。
西北颱
當颱風從台灣東方海面向西北方移動,颱風中心通過基隆與彭佳嶼之間的海面時,北部及西部地區大多會吹西北風,因此這樣的颱風稱為「西北颱」。
而受到地形影響,北部及中部地區的雨勢會特別大,又因為風向幾乎與海岸線垂直,積水不易渲洩,容易引起海水倒灌,因此這種路徑的颱風災情最為嚴重。民國74年尼爾森颱風、86年的溫妮颱風及93年的艾利颱風,就是典型的西北颱實例。
穿心颱
颱風行徑路線直接由台灣陸地穿過後出海,就稱之為「穿心颱」。通常穿心颱會挾帶強烈的西南氣流,形成地區豪大雨,發生洪水或土石流的災情。民國97年,造成台灣近50年來最嚴重水災「八八風災」的莫拉克颱風,即是穿心颱。
西南氣流
在氣象局發布的颱風警報中,常見到「颱風引進西南氣流,將對某些地區帶來局部性豪雨,請注意防範」的警告,甚至有時颱風警報解除後,仍會一再提醒。當颱風通過台灣時,南方吹的是西南風,如果颱風走向適當,再加上天氣配合,常引進強盛的西南氣流,此種暖溼的氣流受中央山脈阻擋,抬升至適當高度後,其挾帶的水氣容易凝結形成降雨,以致常在中、南部地區產生豪雨,造成嚴重災害。
民國70年艾妮絲颱風和民國93年敏督利颱風,皆是在引進強烈西南氣流後,造成嘉南地區的「九三水災」及中南部地區的「七二水災」。
藤原效應
兩個颱風靠近至1000公里左右時,會受到對方的影響,互相沿著兩者中心所形成的軸線心,呈氣旋性方向旋轉,旋轉時通常較小的颱風會走得比較快,較大的一個走得比較慢,有時兩個颱風會逐漸合而為一。此種雙颱風交互作用現象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最早開始研究,故稱為藤原效應,又俗稱雙颱效應。
災防假
以往每年颱風侵台時,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會發布「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情形」,公告哪些地區停班、停課,俗稱為「颱風假」,2013年行政院將其正名為「災防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