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失智症人口近20萬,其長期照護與醫療問題不容小覷。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3年4月10日 18:57                                        

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氏症日,醫師指出,台灣高齡化日益嚴重,失智症人口約18萬人,每年約有1萬人罹患失智症,成長速度超過全球,預估3年後,台灣每20位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其長期照護與醫療問題不容小覷。國內有壽險業者推出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希望能喚起國人對於巴金森氏症及老年失智症的重視。(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國內失智症人口近20萬,其長期照護與醫療問題不容小覷。

台北榮總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指出,失智症俗稱老人癡呆症,造成原因包括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或是多發性腦中風等因素;臨床上,屬於一種漸行性腦退化疾病,其致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瞭,雖然不能治癒但可治療,若能早期發現症狀,早期診斷治療,對穩定病情有莫大助益。

從臨床觀察,失智症主要以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國內業者推出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醫師蔡佳芬(左二)、知名作家褚士瑩(右一)說明失智症現況。(圖片提供/失智症臨床學會)
 
國內業者推出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醫師蔡佳芬(左二)、知名作家褚士瑩(右一)說明失智症現況。(圖片提供/失智症臨床學會)

 

知名作家褚士瑩則認為,失智症不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病,所以和其他病人的照顧有所不同,家屬最需要瞭解的照顧重點不在於治療及用藥而是「陪伴」。因此建議幫助失智症患者時,因以適時鼓勵取代批評,並且降低家中危險地方,減少意外發生,透過多一點關心和陪伴,才能有效幫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

【失智症徵兆】

例如一般人偶而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想不起某個字眼、忘記今天是幾日、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任意放置物品,失智症者則不是偶而,而是頻率更高,甚至會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年失智預防5要訣】

1.多多運動:運動可以幫助腦神經細胞活化,對改善失智症有幫助。

2.均衡營養: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深海魚及橄欖油,不僅可降低失智風險,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方法。

3.多多動腦:多動腦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年齡越是增長越是需要多活動使自己更活化、更年輕。例如可以擔任志工,幫助別人也可降低失智風險,或者參加宗教活動,使年長者不僅擁有社交互動機會更有信仰作為心靈依靠。

4.參與社群:鼓勵高齡者下棋、打麻將,唯,切忌坐太久,至少1至2個小時必須起身走動,也避免賭錢。

5.遠離危險因子:如三高、肥胖、頭部外傷、抽菸以及憂鬱,這些「避凶」要訣也是一般遠離疾病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