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 

 

腳猶如人類的第2顆心臟,當腳麻痺「間歇性跛行」,就要小心可能是高血壓所引起的周邊血管疾病。醫師表示,周邊血管疾病多好發於下肢血管,初期都無任何明顯徵兆,等到症狀演變成腳麻、肢體冰冷等現象,通常都屬於較嚴重的症狀,若未緊急治療,病灶擴大就有截肢的可能風險,千萬不可小覷。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宋思賢主治醫師表示,血管病變是身體上常見的疾病,這種血管病變也有可能發生在身體上任何一處血管,如果發生在頸動脈,也就是通往腦部的血管,血管一旦堵住,即可能發生「腦中風」,但若通往雙腿「下肢」,則稱為周邊血管阻塞疾病,亦俗稱「腳中風」。

高血壓、吸菸 易引起周邊動脈阻塞

基本上,這些由周邊血管病變所引發的疾病,可分為動、靜脈血管病變2種,由於地心引力及重力向下的影響,有80%患有周邊血管疾病的病患,好發處皆集中於髂動脈以下部位的下肢動脈血管,統稱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AOD),且常會合併心臟冠狀動脈、頸動脈或腎動脈狹窄阻塞等問題。

特別是,動脈硬化促使血管狹窄會造成周邊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甚至吸菸等民眾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尤其是老年族群,因血管老化缺乏彈性,導致發生率高,應特別小心防範。

間歇性跛行是警訊 控制不好需截肢

宋思賢主治醫師強調,周邊血管疾病早期且最典型的症狀為「間歇性跛行」,即肢體肌肉在運動時疼痛,痙攣或疲勞感覺,休息時緩解;嚴重動脈阻塞的病人甚至會在休息時出現疼痛,特別是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增加此一疾病風險,其發生率竟較一般人,高達1.5至2倍。

在台灣,周邊血管疾病每年的發生率從年齡層30-44歲的0.06%增加到年齡65-74歲的0.6%,預估70歲以上的老年人盛行率可以高達20%以上。臨床診斷的方法包含血管脈動血流量記錄(Pulse Volume Recording),足踝/肱動脈壓比值(Ankle/brachial index),血管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血管攝影。

個人化治療 保留肢體完整是目標

對於治療有症狀的周邊血管疾病,醫師會依個人狀況來做特別建議,其包含危險因子的改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藥物的使用,運動復健,血管內整型手術或血管繞道手術來治療。

其目標為改善病人症狀及保留患者肢體的完整性及降低截肢的可能性,最終目標是降低相關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若疾病必須接受手術治療,應聽從醫師指示治療,否則下肢肌肉組織若因缺血或缺氧過久,再手術時可能為時已晚。

 

【醫師小提醒】:

周邊血管疾病是一種可預防疾病,除可藉由戒煙、改善飲食習慣、適當運動及按時服用降血壓、降血脂肪及控制血糖藥物外,局部肌肉按摩、溫水浴和穿保暖的衣物,都能促使肌肉血液循環增加,降低缺血性傷害,同時控制好血壓,將能減少周邊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