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3月27日 上午12:00
心血管產生病變時,容易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中醫師林崇舜表示,這些病症都有共同特徵,那就是病情開始演變時都是不知不覺中持續進行,等到產生明顯症狀時早已病情嚴重。中醫主張活血化瘀利於未病先防。
林醫師指出,中醫認為心血管疾病跟心、脾、腎等臟腑有很大的關係,病機則是痰濁、氣滯、血瘀,尤其血瘀更是重要因素;血瘀指的是人體血液循環不順暢。
林醫師進一步指出,當患者出現心腎氣虛時,將會促使心血管血液循環產生動力不足的現象,進而導致血循不良;飲食不當也是原因之一,當患者暴飲暴食或飲食不均衡,容易促使脾胃損傷,進而造成高血脂、肥胖等,然後就容易在體內產生痰濁,長期下來將會阻塞血管導致血循不良。
長期處於過寒或過熱的環境下會刺激血管,導致活動失常、血循不良;情志抑鬱、壓力大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導致氣不通的情形。
常做氣功等運動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