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086

 

 

 

腦出血、血壓問題及血管瘤為主因。出血性腦中風,即腦血管破裂或漏血。腦出血病因包含高血壓性腦出血、腦血管動脈瘤與腦血管動靜脈瘤。


台灣神經學會理事許燿東醫師表示,血壓突然高於或低於平時的平均值太多時,都要就醫檢查。高血壓性腦出血腦出血,主因為長期高血壓造成腦內血管病變,突然血壓過高造成血管破裂,除了出血外,也會造成附近腦組織因出血引發腦缺血現象。至於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症狀為突發性嚴重型頭痛(雷擊性頭痛),主要致病因為腦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後會造成腦內血管痙攣,引起進一步腦缺血性中風。


中風主要危險因子包含家族史。有血親關係的人如有腦中風,心臟疾病或暫時性腦缺血要更小心,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其次高血壓病史,當血壓超過120/80毫米汞柱十要留意,血壓依年齡層增加常會稍微上升,但合併糖尿病者要更嚴格。一旦高血脂,也就是總膽固醇高於200(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高於100mg/dL、或有抽菸史或二手菸暴露史及糖尿病史、體重過重或肥胖症,缺少運動都要注意。


而對於腦出血治療,主要目標為控制繼續出血及降低腦內壓力。手術是幫忙降低腦壓併發症選擇方法之一。若正使用抗凝劑或抗血小板凝集劑預防血栓,可能須使用藥物或血漿製劑減少出血傾向。再來就是降血壓,預防抽搐,預防腦血管痙攣。最後是休息及支持性治療。


手術治療可移除血塊,減少腦壓。其他治療則有腦血管修復手術、動脈瘤夾子手術、動脈瘤栓塞法。動靜脈瘤手術移除或電腦刀燒除。

(以上美圖 來自網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