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邱俐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11日 上午5:59 中國時報【邱俐穎】
有家族病史、曾切片發現乳腺細胞異常增生、單側曾罹乳癌、初經早、停經晚等都是高危險群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民國100年十大癌症排行榜,乳癌發生人數首度突破萬人大關,達10056人,平均52.3分鐘就新增1名乳癌病患,高居女性10大癌症之首,醫師提醒,若發現乳房異常就應趕緊諮詢專科醫師。
林口總院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指出,有乳癌家族史、曾切片發現有乳腺細胞異常增生、單側曾罹患乳癌、初經早、停經晚等都是乳癌高危險族群。但乳癌也是種文明病,常喝酒、吃高油脂食物、肥胖、熬夜、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也和乳癌有關。
乳癌台灣乳房醫學會祕書長、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指出,國內乳癌年輕化主要是相對於西方國家而言,以美國為例,逾半數的乳癌病人都是發生在65歲以後。
中研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沈志陽指出,國內每2個乳癌病人就有1位是發生在停經前,比起歐美大多是停經後才罹患乳癌有別,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也都呈現這樣的趨勢。
依據北榮經驗,2005年前乳癌病人小於49歲者占45%,但2012年下降到28%,目前乳癌年齡有越來越朝老年偏移的趨勢,國內乳癌患者發生年齡中位數約落在53歲左右。
曾令民說,目前國健署提供45歲到69歲婦女每2年免費乳房X光攝影,高危險群則降至40歲,但仍無法涵蓋所有潛在的病人,他建議從學生時代女性就應重視自我乳房健康,每月生理期後可輔助肥皂,進行乳房檢查,提早發現乳房變化。
另有早發性乳癌家族史者,曾令民建議,應提早10年進行相關篩檢,如家族中有人40歲罹患乳癌,在30歲就開始就進行乳房檢查。
此外,若家中有2位以上乳癌病人、有家人雙側或男性罹患乳癌等特殊乳癌家族史者更要提高警覺,乳房有任何異常變化就要趕緊找專科醫師就診。
(以上美圖 來自網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