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舌躁、脣乾、喉嚨乾癢 小心秋燥上身

 

 

(黃仲丘報導)

時節漸漸入秋,不少人開始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皮膚乾癢、心血管疾病和大便乾結等四大「秋燥」症狀。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入秋後空氣溼度減少,體內水份不足、暑濕不易散發,導致抵抗力變弱。建議可以多喝水,也可以多吃潤燥生津,維生素C多的水果,去除體內濕氣,調整體質。

 

 

時序逐漸推進到秋天,中醫師提醒,入秋後空氣溼度減少,體內水份不足、暑濕不易散發,導致抵抗力變弱,因此容易出現「秋燥症」。


 

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中醫認為躁容易傷肺,呼吸系統、連結呼吸系統的皮膚、血管和大腸都會受到影響。「秋躁」會出現像是,口乾舌躁、脣乾、喉嚨乾癢和咳嗽等呼吸系統問題,也會出現皮膚乾裂、心血管疾病和大便乾結等症狀。特別是鼻子有過敏的人,過敏情況也會更嚴重。吳明珠建議,除了多喝水,也可以用果療,去除體內濕氣,調整體質::「通常我們秋天果療,會用滋陰的,潤燥的,有點酸甘化陰的,有點酸酸的,但是不要太酸,有點潤燥的,水份比較多一點點的,像我們常常用的蜂蜜,水梨、木耳、奇異果。」


 

除秋燥症之外,中醫認為秋季還會出現「秋乏」,主要是因為秋天出汗減少,體熱的產生和散發,以及水份和鹽的代謝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態,人體因此感到舒適,處於鬆弛的狀態,反而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


 

無論是秋燥或秋乏,吳明珠建議,秋天都不要大補,只能淡補,飲食少辛辣,適當攝取酸甘性,也就是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有助於生津止渴,預防秋燥和秋乏症狀。


 

秋季可以多吃,奇異果、蘿蔔、蓮藕、荸薺、水梨、粥、豆漿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清心安神,強抵抗力的效果。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春風 的頭像
    春風

    春風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