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內罹患慢性腎臟病者,粗步推估高達150萬人,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2014年9月26日 10:30 (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腎臟病是台灣新國病,雖然發生率有逐年下降趨勢,但整體盛行率仍是世界第一。醫師指出,腎臟病末期死亡率高,主要關鍵在於高血磷,易釀成心血管鈣化致死,所幸目前有新型降磷劑藥物即將在台上市,低風險、副作用少,且能降低血磷值,讓患者有更多的用藥新選擇。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曾進忠指出,國內罹患慢性腎臟病者,粗步推估高達150萬人,最主要是因為人口老化、飲食生活習慣改變,致使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數目遞增,造成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攀高不下。

洗腎夢魘 心血管鈣化易死亡

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末期腎病患者死亡的主因,估計約有40%的透析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而造成慢性腎病患者併發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則以動脈鈣化為最重要。

事實上,末期腎衰竭病人,發生血管鈣化因素很多,其危險因子如:高血磷、高血鈣、副甲狀腺亢進、活性維生素D3 使用過量、發炎狀態等,以血磷過高為主要的致病機轉。

慢性腎病 磷離子高易腎衰竭

臨床上,是慢性腎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主因是腎臟對磷的排泄減少。慢性腎病或腎衰竭患者的飲食限制和透析治療,通常無法有效控制血中的磷離子濃度,大多數慢性腎病患者得服用降磷劑改善高血磷症。

 

醫師曾進忠(如圖)指出,新一代降磷劑為不含鋁和鈣的磷結合劑,成大醫院近期將引進。(圖片提供/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醫師曾進忠(如圖)指出,新一代降磷劑為不含鋁和鈣的磷結合劑,成大醫院近期將引進。(圖片提供/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傳統降磷劑 副作用多風險高

曾進忠醫師進一步解釋,傳統降磷劑可分為含鋁的磷結合劑及含鈣的磷結合劑(俗稱鈣片)。含鋁的磷結合劑長期使用可能會有鋁中毒導致腦病變、骨軟化症及貧血等副作用,療效雖強,現在卻少用;鈣片是較廣泛使用的磷結合劑,但會增加血管鈣化的風險。

新一代降磷劑為不含鋁和鈣的磷結合劑,可分為2類,第1類是 Sevelamer(陰離子交換樹脂)不易被腸道所吸收,與食物結合,將磷帶出體外,住院率降低 10%,住院天數降低12%。

Sevelamer副作用多以腸胃道脹氣為主,每個月自費藥費約5000千元。第2類是含鑭的降磷劑,也就是碳酸鑭,研究證實碳酸鑭是有效的降磷藥物,且沒看到會造成肝臟、骨骼、腦部等安全性問題。

檸檬酸鐵降磷劑 年底將上市

目前國內醫界早已發現三價鐵化合物可結合食物中的磷而降低血磷濃度,旅美台灣醫師許振興研發出檸檬酸鐵可有效降低血磷值,劑量不超過每日8公克時,副作用不明顯,對血清中儲鐵蛋白含量及鈣離子濃度無明顯影響,更可安全補充鐵量。

可靠消息透露,該藥授權國內生技公司生產,接連於今年1月日本厚生省、本月美國FDA核准新藥上市,衛福部正審議適用於國人的劑型與劑量安全性審查,最快年底上市,可望成為治療腎病的新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