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關。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2014年4月24日 19:19
 

「病從口入!」此句話是大腸癌的最高警訊,大腸直腸癌已經連續6年蟬連國人十大癌症第1名,而令人吃驚的是,台北市罹患大腸癌的人更是冠全國,醫師提醒,大腸癌發生原因9成都是吃出來的,預防重於治療,現在開始學習「養好菌」來打擊容易存留在體內的致癌物質。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關。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癌外科主任王輝明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罹患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日前1名年僅22歲的患者不適求診,檢查已經是末期腸癌,細探之下,發現患者有長達4年的時間喜歡吃速食油炸物的飲食習慣。事實上,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除了有家族病史、有結腸癌或直腸瘜肉者,另外也包括喜好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的人在內。

大腸癌發生率死亡率高 9成病從口入

導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且由於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25%是晚期,第四期患者平均5年存活率僅有1成,所以現今對於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選擇十分值得國人關注。

1名超商老闆娘張小姐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3年前某天飯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原以為吃壞肚子,到院檢查後竟發現直腸癌合併肝臟多顆轉移腫瘤,確診為晚期大腸癌!歷經第一線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後,雖病情受到控制,不久後卻復發。經過醫師評估,改使用新一代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Aflibercept)搭配化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新一代大腸直腸癌標靶藥,對抗3種血管新生因子,晚期治療防線更全面。!
新一代大腸直腸癌標靶藥,對抗3種血管新生因子,晚期治療防線更全面。!

 

大腸直腸癌治療多元 第二線標靶有新藥

王輝明醫師表示,目前大腸直腸癌治療方式多元,早期的患者以手術切除為主,但針對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已是治療趨勢。王在現行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方式中,僅第一、三線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可搭配化療使用,第二線只有化療把關,就像是一場少了二壘手的棒球比賽,容易讓癌症越過防線。

據臨床經驗觀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使用現行健保給付第一線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平均約10個月後,9成以上還是發生癌細胞惡化情形,後續單使用二線化學治療(沒有加標靶藥)在療效上也有限(患者對於二線藥物反應率只有20%,平均約4個月後惡化),對於患者漫長抗癌是一種打擊。

新一代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物(Aflibercept)可對抗3種血管新生因子(VEGF-A、VEGF-B、PLGF),可更有效抑制血管新生,進而抑制腫瘤生長。臨床研究發現,相較於單用化學治療,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Aflibercept)搭配化療於轉移性腸癌患者第二線治療,有近3成患者的存活期可以延長達2年。

高溫油炸物易致癌 多吃好菌去除致癌物

為什麼大腸癌發生與飲食有關?王輝明醫師表示,只要食物經過高溫150度油炸處理超過2分鐘,即會釋放出致癌物質苯基嘌呤,實驗發現餵以苯基嘌呤的老鼠,很快地罹患胃癌及血癌。1支香菸燃燒後等於產生0.032mg的苯基嘌呤,而1公斤的全熟牛肉毒性相當於600 根香菸燃燒後產生的「苯基嘌呤」,尤其驚人的是,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每1小時等於會產生300mg的苯基嘌呤,致癌程度最高。

 

日常做好體內環保,可以多吃好菌,腸保健康不罹病!
日常做好體內環保,可以多吃好菌,腸保健康不罹病!

 

偏愛喜歡吃高溫油炸食物的人,該如何去除存在人體內的致癌物質苯基嘌呤?建議平時多吃好菌,目前依據細菌分子標記16S rDNA鑑定,可以找出1萬6千多種好菌與壞菌,但是其中適合人體的好菌大約有500多種,只要人體內常保持有益菌的狀態,透過其中的酵素進行生物分解,即有助於去除致癌物質。

【醫師小叮嚀】:

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吃進過多的致癌物質?王輝明醫師表示,最簡單的方法即是從排便的顏色與氣味去判斷,健康的人排便顏色呈現金黃色,而且不會有臭味,並能夠感覺「飄浮」在水面;萬一排便顏色暗沈,而且散發出惡臭味,即表示體內可能有毒性物質累積。

日常做好體內環保,可以多吃好菌,即藉由「養好菌」的方式,能打擊容易存留在體內的致癌物質,腸保健康不罹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