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出,男性睡眠不足造成褪黑激素激素分泌失調,恐提高罹患攝護腺癌風險。(photo by reynermedia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哈佛大學團隊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及攝護腺癌基金會聯合年會上發表的研究指出,人類睡眠過程中體內分泌的「褪黑激素」,會影響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因此保持充足睡眠,使褪黑激素穩定分泌,可有效降低男性罹癌機率。

褪黑激素是維持所謂的「生理時鐘」最重要的荷爾蒙,一旦褪黑激素分泌失調,將連帶引起多種荷爾蒙分泌「大亂」,而荷爾蒙及新陳代謝功能異常,被視為造成癌症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在2002至2009年間,追蹤超過9百名冰島男性的就醫及健康檢查記錄,特別著重在受試者尿液檢體中,褪黑激素人體代謝主要產物「6羥基硫酸褪黑激素」的濃度。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所博士候選人莎拉馬克特接受醫療網站「每日醫學」訪問時指出,這批受試者平均6羥基硫酸褪黑激素濃度為每毫升尿液中含有17.14毫微克,而尿中含量高於平均值者,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較尿中濃度低者減少75%,也就是體內分泌褪黑激素較多者,罹癌比例遠低於分泌較少者。

馬克特認為,睡眠不足、生理時鐘失調及褪黑激素分泌不足等因素互為因果,不斷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提高罹癌風險。馬克特強調,目前「多睡覺預防攝護腺癌」只是推論,而睡眠週期、睡眠過程是否中斷,以及究竟要「怎麼睡」、「睡多少」,才能達到預防攝護腺癌所需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延伸閱讀: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4-01/aafc-mml011314.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